栏目分类配资知识股票 ESG年报解读|原料成本飙升,同仁堂强调风险与机遇,“三家合一”品牌整合提速_公司_管理
你的位置:启远网-配资股票杠杆交易-股票配资杠杆平台 > 股票配资杠杆平台 >配资知识股票 ESG年报解读|原料成本飙升,同仁堂强调风险与机遇,“三家合一”品牌整合提速_公司_管理
发布日期:2025-04-10 21:28 点击次数:180编者按:ESG年报解读为及价值公司100联合发起的针对各公司ESG报告披露情况的解读专栏配资知识股票。
本文为“同仁堂”篇。
研究员 | 张子豪
4月3日,同仁堂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及2024年ESG报告。
年报显示,公司2024年全年营业收入为185.97亿元,同比增长4.12%;归母净利润为15.26亿元,同比下降8.54%;扣非归母净利润为14.82亿元,同比下降10.55%。公司营业收入增速放缓,且营业收入与净利润变动背离。具体来看,公司毛利率为43.96%,同比下降7.04%,盈利能力有所下降。
从ESG视角看,同仁堂在经营业绩、公司治理、环境管理、社会贡献等方面均取得显著成效。董事会11名成员中,独立董事4名,女性董事6名,保障决策科学性与包容性。同仁堂将ESG风险纳入整体风险管理体系,建立三级风险防控架构,识别25项ESG议题。
具体来看,同仁堂经营数据所表现出的“增收不增利”可能由以下原因造成:
原材料成本面临上涨压力,同仁堂识别风险与机遇
展开剩余74%同仁堂原材料成本持续面临上涨压力。公司营业成本同比上涨10.7%,其中原材料成本增长23.07%,达到44.76亿元。
中药材价格上涨是主要原因,这可能与气候变化、资源短缺或供应链不稳定有关。中药材作为一种自然资源,其供应和价格受环境因素影响较大。如果企业在可持续农业或资源管理方面投入不足,可能会加剧这种成本压力。
例如核心产品安宫牛黄丸所用原材料之一的天然牛黄,价格从2023年初的57万元/千克攀升至2024年6月的165万元/千克,甚至远超黄金价格同期涨幅,这也最终导致产品涨价。同仁堂董秘回应港版安宫牛黄丸的涨价,一方面是原材料上涨,另一方面是下游市场需求稳中有增。近4年来,同仁堂的原料成本连续上涨。
同仁堂在ESG报告中的“气候风险和机遇识别”专题中,谈到了原材料可能面临的风险和机遇。风险方面,环境、温度、水供应等因素都可能在长期影响原材料供应,而短期极端气候则可能影响供应链共供给。对此,同仁堂表示已有完善应急预案;打造规范化种植养殖基地;强化门店、自有建筑的抗灾性能;打造抗风险的供应链。
而在机遇方面,同仁堂则提到通过节能技术降低能耗,循环利用水资源,高效管理原材料提升利用率,降低成本。对此,同仁堂表示,引入节能设备与技术;运用信息化管理平台,精准把控原材料采购与使用,提升利用率。
而公司现有的原料管理仍秉持“依地取材、顺时采收”理念,公司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运营方式,打造规范化种植养殖基地,优先选择自有及合作基地药材,保障原料品质。
汞超标事件惹争议,同仁堂品牌或“统一”
除原料成本,2024年仁丹汞超标事件对同仁堂的品牌形象也有一定损害,影响消费者对其产品的信任度。
2024年4月,北京同仁堂因仁丹汞含量问题引发广泛关注。事件源于一位科普博主的爆料,称其德国的一位读者在服用同仁堂生产的仁丹后被检测出严重汞中毒。检测结果显示,该批次仁丹的汞含量高达9729.985mg/kg,远超中国药典规定的0.2mg/kg标准,超标近5万倍。
事件被爆出后,北京同仁堂多个线上官方旗舰店一度下架仁丹相关产品,后续再次上架,客服称是因暂时没库存。对于消费者对仁丹汞含量的质疑,有同仁堂官方客服方面称,只要按照说明书使用,就不会中毒。
值得注意的是,2013年,同仁堂曾因另一款中成药“健体五补丸”汞含量超标5倍被香港卫生署召回。
争议焦点主要在于检测标准。国内2015版《中国药典》规定朱砂日服用量为0.1 - 0.5克,王女士服用剂量未超规定。但美国和欧盟将中药归类于膳食补充剂,按食品标准以元素总含量进行质量检测,使得许多中药存在重金属含量“超标”问题。
同仁堂在ESG报告中也着重强调了质量管理所遵循的相关法律法规和制度。
但此事确也引起了消费者对同仁堂产品质量方面的疑虑,从而影响了品牌声誉。同仁堂对此已经有所认知,将“产品质量与安全”作为ESG风险管理的重要议题之一。
同仁堂近年来频发品牌被滥用事件,涉及商标侵权、贴牌乱象等问题,但在北京同仁堂2024年底取得天津同仁堂60%股份的控制权后,南京同仁堂在2025年3月开始转让的55%股权,业内认为此举会引得北京同仁堂再出手,以品牌的统一持续提升老字号的商业价值和文化内涵。
来源:http://www.cnu.com.cn/cellphone/202504/80741.html配资知识股票
发布于:山东省